家中照護!「腹膜透析」一甲子 使用比率僅7.5%低於歐美

- 小
- 中
- 大
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腎臟疾病被列在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第十名,最讓病友頭痛的就是末期需要透析的過程,尤其血液透析必須要每週到醫院三次。而台灣在60年前開啟腹膜透析治療,能夠讓病友在家中自行照護,兼顧工作。不過雖然已經邁入一甲子,但台灣的腹膜透析率還是比歐美和其他亞洲國家還低。
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
腎臟疾病被列在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第十名,最讓病友頭痛的就是末期需要透析的過程,尤其血液透析必須要每週到醫院三次。而台灣在60年前開啟腹膜透析治療,能夠讓病友在家中自行照護,兼顧工作。不過雖然已經邁入一甲子,但台灣的腹膜透析率還是比歐美和其他亞洲國家還低。
病友張先生:「當時有一段時間心裡有點恐慌,為什麼這麼年輕就要進入洗腎階段。」二十多年前,一次捐血,意外發現有高血壓,進而在健檢發現患有腎臟慢性發炎,踏上洗腎之路,不想影響工作家庭,張先生選擇用腹膜透析的方式。病友黃先生:「我還希望能夠繼續維持我的職場生涯,也希望生活有比較高的自由度。」

60年前,台灣開始有了腹膜透析治療,讓病友不用像一般洗腎一樣,每週要跑醫院三趟。如今腹膜透析邁入一甲子,但目前台灣居家腹膜透析率卻有百分之7.5,遠低於歐美及亞洲其他國家。台大醫院腎臟科主任黃政文:「這些病人選擇腹膜透析,他們的自我照護能力就是比較高,接受度要提高就是要提高,病人自我照顧的能力。」

其實和民眾比較熟知的血液透析相比,腹膜透析有六大優勢,包含治療時間彈性,不需要頻繁就診,飲食限制比較少,血壓也比較穩定,另外還有殘餘腎功能儲存,以及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安全性。而且根據數據統計,腹膜透析病友五年累積存活率,比血液透析還要高出一成六。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:「在護理人力的缺乏,以及我們整個醫療去中心化的趨勢,最主要還是能夠提升,我們在台灣末期腎病病人,治療的品質。」治療時間的彈性,也讓病友不被疾病所苦,能正常生活,完成更多人生夢想清單。
【原文出處】:家中照護!「腹膜透析」一甲子 使用比率僅7.5%低於歐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