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狀動脈硬化有望預防?臺美研究團隊:基因療法可減少斑塊堆積與抑制發炎
- 小
- 中
- 大
近年來不少名人皆因心血管疾病突發逝世,台灣地區十大死因(2019年)中,高達27.5%為動脈硬化相關疾病。臺北榮民總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、心臟內科醫師鄭浩民表示,心臟血管疾病往往是突然發生,深入了解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生理機轉,將有助於避免心血管突發事件造成的死亡。
近年來不少名人皆因心血管疾病突發逝世,台灣地區十大死因(2019年)中,高達27.5%為動脈硬化相關疾病。臺北榮民總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、心臟內科醫師鄭浩民表示,心臟血管疾病往往是突然發生,深入了解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生理機轉,將有助於避免心血管突發事件造成的死亡。
鄭浩民說明,動脈粥狀硬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關鍵要素之一,血管內的低密度膽固醇上升時會傷害內皮細胞,當內皮細胞持續受損就會促進血管內斑塊形成,並且使血流受阻,一旦斑塊破裂就會造成血栓,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。
動脈病變治療方式 藥物血管修復與繞道手術
鄭浩民表示,根據動脈病變的程度及位置,心臟科醫師會建議不同治療方法。第一種是藥物治療,包括阿斯匹靈、血管擴張劑、乙型阻斷劑、血脂肪藥物 (statin)。藥物治療的作用是降低心跳速率,使血管擴張或降低血壓。
第二種治療是介入性血管修復術:利用氣球擴張術或裝置支架,擴張狹窄的動脈,以改善到心臟的血流。
第三種治療,則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:從胸部、腿部或前臂取一段血管,移植到冠狀動脈病變最嚴重的部位,就可以使血液繞過狹窄部位到達缺氧的心臟肌肉。
臺美合作團隊發現 基因療法改變甲基化減少斑塊堆積
一旦粥狀硬化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,可能導致心絞痛、心肌梗塞、猝死等致命疾病,雖能介入藥物、心導管、繞道手術治療,然而相對成效有限,無法有效預防冠狀動脈硬化疾病產生。對此,臺美合作研究團隊發現,信使核糖核酸(mRNA)的甲基化,是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過程重要的致病機轉,有望在未來增加治療相關疾病機會。
此項研究為臺北榮總、國立陽明交通大學、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(UCSD)錢煦院士團隊共同進行,發現利用基因療法抑制血管的「甲基化轉移酶」,能有效控制血管內發炎反應的產生,並減少粥狀動脈硬化的發生。
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邱士華醫師說明,基因療法是利用病毒或生物材料,將特殊基因或抑制劑送入患者體內,使其疾病獲得治療。MODERNA所開發的新冠肺炎疫苗也是同一技術。
邱士華解釋,基因療法的原理是送入活化劑或抑制劑,達到抑制血管內甲基化轉移酶核糖核酸生成,減少動脈粥狀硬化之相關發炎。該研究已在活體動物實驗證實可減少動脈硬化斑塊堆積,並能有效改善粥狀動脈硬化生成。
邱士華表示,基因療法提供了一個創新的治療方式,透過改變基因表現,降低患者長期用藥風險。該研究認為,基因療法將為粥狀動脈硬化帶來新的治療方法,有助於打造安全且高效率的治療模式。
《延伸閱讀》
以上新聞文字、照片皆屬《今健康》版權所有,非授權合作媒體,禁止任何網站、媒體、論壇引用及改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