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乾癢、紅疹,異位性皮膚炎勿亂擦藥 日常保養這四招要做到
- 小
- 中
- 大
每到換季,異位性皮膚炎便會發作,肌膚會發癢、乾燥、脫屑、長紅疹,抓到破皮流血是常有的事,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。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2020年的資料顯示,全球盛行率約7.88%,更有四分之一的病人在成年後才
每到換季,異位性皮膚炎便會發作,肌膚會發癢、乾燥、脫屑、長紅疹,抓到破皮流血是常有的事,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。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2020年的資料顯示,全球盛行率約7.88%,更有四分之一的病人在成年後才發作。
異位性皮膚炎又稱過敏性濕疹 嚴重需靠類固醇治療
異位性皮膚炎又稱過敏性皮膚炎,或過敏性濕疹,隨著年齡與程度不同,經常好發於四肢關節處、臉頰、耳部、頸部,甚至是眼睛與嘴巴四周等,皮膚專科醫師施百潤表示:異位性皮膚炎在皮膚的外部治療上,除了外用藥膏的塗抹外,視嚴重情況的不同,甚至需要口服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來治療,通常輕度病患,在外用藥膏的治療下,持續追蹤約2至3周多能有明顯的改善;此外,有些病患會擔心外用藥膏含有類固醇成份,就會影響藥物順從性。
非類固醇藥物PDE4抑制劑 阻斷細胞傳遞發炎反應
異位性皮膚癌牽涉到一連串的細胞訊息傳遞與發炎物質的交互作用,施百潤醫師表示,治療重點放在中斷這些訊號傳遞、中止發炎反應。近年來,精準醫療快速發展,連皮膚科都出現非類固醇藥膏,它是一種PDE4抑制劑,可以針對細胞內的PDE4激素作用,減緩發炎反應。
施百潤醫師進一步解釋,細胞內有許多激素負責傳遞訊號,其中一個cAMP會活化PKA,PKA會進入細胞核中抑制發炎性細胞激素製造。而PDE4會分解cAMP,正常狀態下,沒有人特別活化,大家相安無事;而研究發現,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細胞內的PDE4會過度活化,分解cAMP,也就無法活化PKA,發炎性細胞激素無法被抑制,進而產生發炎反應、出現症狀。
這種非類固醇藥膏,台灣於2021年11月底也已開放使用,可用於3個月大以上輕中度異位性皮膚炎孩童。
保養四大注意事項 積極保濕遠離復發
若發現孩子常常抓癢且抓到破皮,可能保養要升級,並注意症狀,嚴重時還是建議就醫。施百潤醫師提醒日常注意事項:
1.積極保濕─選用成分單純、不刺激皮膚的保養乳液、乳霜等,而針對比較乾燥的部位,也可重點加強、局部塗抹較厚重的保濕品。
2.藥物治療─若已經就醫治療,應該要遵從醫囑用藥,不要擅自更改劑量或停藥。
3.遠離過敏源─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會受到後天刺激而引發,患者也應避免讓肌膚暴露在外來的過敏源和刺激物質之下,如防腐劑、香料、部分藥劑成分,都有可能引發症狀。
4.情緒管理─壓力和焦慮也可能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發作,若因為病情而感到焦慮,也會陷入惡性循環,醫師建議,盡可能保持作息正常,並適當紓發壓力,醫師視情況也會給予藥物或心理治療。
施百潤醫師提醒,異位性皮膚炎只要依照醫師指示,按時用藥及注意保濕,嬰幼兒有很大比例可以被治癒,即使成人,只要遵循上述四大要點,也能降低復發機率。
【延伸閱讀】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readnews.php?id=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 更多健康資訊:健康醫療網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