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現「視野死角」恐得白內障? 眼科醫師揭治療新趨勢
- 小
- 中
- 大
隨著年紀增加,白內障的發生率也逐步上升,大約50至60歲是白內障的好發年齡,根據國際統計,白內障是世界上導致眼盲的主要疾患。羅東博愛醫院眼科醫師黃培維表示,眼睛中的水晶體,年輕的時候,是清澈且可以變寬、變窄、調節焦距,幫助我們看遠、看近都清晰,但隨著年紀,水晶體變混濁、變硬,甚至會將射進眼睛的光線散開,導致老花、看不清楚、眩光或怕光的症狀,雖然病程進展緩慢,但都是水晶體逐漸老化的特徵。
【NOW健康 游庭語/宜蘭報導】隨著年紀增加,白內障的發生率也逐步上升,大約50至60歲是白內障的好發年齡,根據國際統計,白內障是世界上導致眼盲的主要疾患。羅東博愛醫院眼科醫師黃培維表示,眼睛中的水晶體,年輕的時候,是清澈且可以變寬、變窄、調節焦距,幫助我們看遠、看近都清晰,但隨著年紀,水晶體變混濁、變硬,甚至會將射進眼睛的光線散開,導致老花、看不清楚、眩光或怕光的症狀,雖然病程進展緩慢,但都是水晶體逐漸老化的特徵。
光刺激成白內障主因 矯正視力低於0.4應採治療手段
日常生活中,光照的刺激是造成水晶體逐漸老化的主要原因,其中包含陽光與3C光源等,隨著年紀增長,光照的刺激累積,水晶體中的蛋白質會變性、變得混濁,通常很輕微的白內障不會影響視力,但建議強光下仍要記得配戴太陽眼鏡。
黃培維醫師說,白內障做治療的時機點,主要是看病人的症狀,依一般病人來說,當病人因為白內障的症狀,造成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.4至0.5時,就建議可以接受白內障的治療,或是也有些病人因為工作需要,對視力有比較高的要求時,也可以提早接受白內障的治療。
藥水效果有限、舊手術風險高 新式手術恢復期僅1天
白內障的治療,如果只透過眼藥滴劑,效果有限,主要還是必須透過手術來治療,傳統白內障手術,是切割1個大傷口並將水晶體擠出,若水晶體沒有一定的硬度,往往不好擠出來,容易碎裂,所以過去坊間常常流傳著要等「白內障成熟了才可以開」的情況。此外,這種手術術後視力及傷口恢復往往需1至2個月,且還容易有嚴重的散光問題。
▲現今眼科的手術技術及機器有諸多革新,新型手術顯微鏡不只提供清晰的手術視野、強化醫師手術的精確度且提高病人手術的安全性。(圖/羅東醫院提供)
目前新式的白內障手術,手術方式為透過1個小傷口,將水晶體分成3到4等分,以超音波將水晶體震碎後吸出,再置放人工水晶體,不但在白內障早期就可以治療,比較沒有所謂的「成熟了才可以開」的情況,且術後1天,就可以讓患者重見光明。
現今眼科的手術技術及機器有諸多革新,以羅東博愛醫院最新引進的Zeiss OPMI Lumera 700 手術顯微鏡來說,不只提供清晰的手術視野,強化醫師手術的精確度且提高病人手術的安全性,還可以在術中定位人工水晶體需置放的散光軸度,大幅增進病人術後屈光度數準確性,對接受治療的病人來說更安心也更有保障。
曾有1位病人因為白內障影響視線,又延誤治療,數度在通勤往返時發生交通意外,黃培維醫師呼籲,如果有白內障症狀在醫師評估後有手術治療的需求,建議及早接受治療,避免視線不佳為生活或通勤增加意外風險。
更多NOW健康報導
▸膝蓋上方疼痛不止應盡速就醫! 慎防髖關節缺血性壞死
▸【全台護心大串聯】心絞痛、高血壓、高血脂講座報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