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勝病毒的關鍵 精密免疫系統中的粒線體

2021-11-30 22:00
戰勝病毒的關鍵 精密免疫系統中的粒線體

天氣一變化,是不是開始容易感冒了?腸病毒流行時,為什麼有些人即使看過醫生、吃了藥也是病懨懨的;有些人則生龍活虎,照樣能吃能喝?季節交替的時候,有些人就開始這個也癢、那個也癢,皮膚猛抓個不停……而「免疫力」來自於「免疫系統」,也就是人體的防禦能力,來自於體內一道防禦的城牆。這座城牆如果堅固而踏實,當病毒或細菌入侵時,就不易瓦解。反之,當這個城牆變得脆弱,或是不堪一擊時,人體自然生病。可見免疫系統是保障人體健康的重要屏障,它不只抵抗外來的入侵;同時,也是維持體內和諧、平衡,擔任糾察隊的重要系統。 也就是免疫系統這道城牆,如果功能不全,身子就容易出現感染,甚至會誘發癌症,這不得不讓我們正視「免疫」這回事。

天氣一變化,是不是開始容易感冒了?腸病毒流行時,為什麼有些人即使看過醫生、吃了藥也是病懨懨的;有些人則生龍活虎,照樣能吃能喝?季節交替的時候,有些人就開始這個也癢、那個也癢,皮膚猛抓個不停……
 

這一切,都跟我們的「免疫力」有關。

而「免疫力」來自於「免疫系統」,也就是人體的防禦能力,來自於體內一道防禦的城牆。這座城牆如果堅固而踏實,當病毒或細菌入侵時,就不易瓦解。反之,當這個城牆變得脆弱,或是不堪一擊時,人體自然生病。可見免疫系統是保障人體健康的重要屏障,它不只抵抗外來的入侵;同時,也是維持體內和諧、平衡,擔任糾察隊的重要系統。

也就是免疫系統這道城牆,如果功能不全,身子就容易出現感染,甚至會誘發癌症,這不得不讓我們正視「免疫」這回事。

免疫系統的組成

人體有抵禦外部病菌,使之免於生病,或是減少生病的能力,這個能力我們稱為「免疫力」。免疫力來自於我們的免疫組織,而免疫組織則源於淋巴球的聚集地,在這些聚集地,負責了淋巴球的分化與成熟。

如果把免疫力想像成一個國家的軍力,那麼淋巴球的聚集地就是軍隊的駐紮之處,在這些地方,負責士兵的訓練。

而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、免疫細胞以及免疫分子所組成。免疫器官包含了脾臟、骨髓、胸腺、淋巴結、扁桃體等;而免疫細胞包括了像是淋巴細胞、吞噬細胞;免疫分子則有淋巴因子、免疫球蛋白、溶菌酶等等。

先天性及後天性免疫系統

人體的免疫系統簡單來說,可以分為先天性免疫系統,和後天性免疫系統兩大系統。而這兩種免疫系統,為我們提供了不同的免疫能力。

先天性免疫系統,它是一種能夠迅速反應的抗感染作用,不過這種作用,卻無法提供持久的保護性免疫。也就是,先天性免疫系統,它可以立即發揮效果,卻無法長期維持作用。跟先天性免疫系統比起來,後天性免疫在跟特定病原體接觸後,能夠產生針對特定病原體的免疫反應。

先天性免疫系統就像是反應敏捷的士兵,遇到敵人,當下能夠發揮作用。但是如果想要有智慧的解決病菌的話,就得靠後天性免疫這種參謀去了解病原體,知道它的特性之後,再產生「免疫反應」。

因為兩者不同的特性,所以先天性免疫系統又稱非特異性免疫、固有免疫、非專一性防禦;而後天性免疫,又稱為適應性免疫、專一性防禦。而在這個「免疫反應」的過程,在這裡粗略分為「體免疫」和「細胞免疫」兩種反應。

白血球的分身──淋巴球與顆粒球

現在我們來看「細胞免疫」。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,使之免於疾病危害的細胞,我們較為熟悉,也是最基本的免疫細胞,就是白血球了。白血球還有「淋巴球」跟「顆粒球」兩種類型,各有不同的作用。比較大的細菌,就由顆粒球來對付;比較小的病毒,就由淋巴球透過抗體的免疫反應來抵擋。顆粒球則掌控著吞噬系統、淋巴球則掌控免疫系統。

細胞們可是很聰明,懂得分工合作,才能達到最好的防禦效果。就算只有一種感染的症狀,但人體卻需要動用到顆粒球和淋巴球,而這兩種細胞群的比例,則由自律神經系統所調節。所以自律神經系統如果失衡的話,免疫力也會失衡。

這些免疫細胞透過十分精密的調整機制,才有辦法去對抗無所不在的細菌及病毒,而最近的研究發現在這些細微而複雜的免疫系統中,粒線體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。

而自2019 年底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(COVID-19),在全球延燒肆虐至2021 年的同時,了解粒線體、了解它與人體的免疫系統的關聯,更顯重要了。

 

戰勝病毒的關鍵 精密免疫系統中的粒線體

本文節錄自《探索生命能量的來源 細胞大電廠:粒線體的奧祕》

1. 「台灣百大良醫」王剴鏘醫師與「台灣粒線體公司董事長」鄭漢中博士的合作撰著,介紹「養護粒線體」的新興科學

2. 以深入淺出的說明,抽絲剝繭地認識看不見、摸不著的粒線體,並提供生活化的粒線體養護方法

3. 林昭庚(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)、陳衛華(前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醫師)、趙昭明(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)專序肯定、張鴻仁(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)真誠推薦

【延伸閱讀】

COVID-19影響免疫力 飲食「安內攘外」怎麼吃?

肌肉流失造成免疫力「衰退」 醫:40歲要趕快保養

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readnews.php?id=52042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 更多健康資訊:健康醫療網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

我要留言留言

提示圖
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
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